"開放式結局", 這是電影常用的一種作法, 情節拉著觀眾跑, 結局留了個意猶未盡或是一個懸念

前一陣子再看"星際效應"時想到的一個想法, 電影的末了, 庫柏帶著塔斯 (這個AI機器人的嘴蠻賤的) 搭上次世代的漫遊者太空船去找艾蜜莉亞

可是回想一下整部電影, 當庫柏從四維超正方體空間在數據傳送完畢後關閉,被送離蟲洞回到土星時已經過了91年了

他前往去尋找在埃德蒙斯星球上的艾蜜莉亞時,   那時間差是多久?

又"全面啟動"中,   柯布成功通過海關入境回到美國的家,當柯布準備使用「圖騰」驗證自己身處夢境或現實時,在辨識出真相前已經與自己的兒女幸福相擁。

在"黑暗騎士:黎明升起"結局中,   管家阿福在某個地方看到了"老爺, 布魯斯.偉恩" 跟 "貓女,   瑟琳娜. 凱爾"一起悠閒地喝著咖啡

這些場面都看似真實,   卻又好像只是某種滿足某些一廂情願的觀者結局

導演也很少在訪談中提及這些結局的真實或虛幻,   全憑觀眾或影評人自由發揮

電影似乎就是人的一種"一廂情願"投射,   有的人認為點到為止就好,   有的人就認為一定要有個"交代"

宮崎駿大師的動畫也常出現這樣的結尾,   "神隱少女",   一家人從隧道出來後,   車輛佈滿蔓藤雜草,   沒人會找尋他們嗎?

"龍貓",   皋月與小梅有回到家嗎? 龍貓的世界是真的嗎?

"天空之城",   最後飛向無垠天際的天空城會降落嗎?

"蒼鷺與少年",   那個舅公發現和構築的世界會再出現嗎?

"一廂情願"也發展出相當的發想空間,   後續的劇情由每個人的心中自行構築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el`s Ki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